青海祥光太陽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及时新聞類別
当前產品資訊
行業及时新聞
熱門及时新聞
小知識
聯系沟通方式

青海祥光太陽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青海省西甯市北川工業園區
166-32號(甯張公路21公裏處)

電話:0971-2811118

傳真: 0971-2828338

熱線: 400-0971-008  

聯系人:武先生   13997066869

及时新聞資訊 當前位置:首頁 » 及时新聞資訊 » 熱門及时新聞 » 正文

發展光伏市場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轉變能源結構的唯一出路

編輯:祥光光伏科技   浏覽:3359  時間:2013-12-21

發展光伏市場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轉變能源結構的唯一出路

解讀:

生態文明建設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扭轉大氣汙染,改善環境民生,成爲本屆政府的當務之急。國務院6月中旬召開常務會議部署大氣汙染防治的十條治理措施(以下簡稱大氣治理“國十條”)。這是繼去年年底環保部公布《重點區域大氣汙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後大氣汙染治理提速的標志,也是決策層力圖以硬措施完成硬任務的政策具體部署。縱觀這十條措施,主要包括減少汙染物排放,嚴控高耗能、高汙染行業新增產能,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加快調整能源結構等一系列措施。減少汙染物排放,控制產能屬于“治標”;推行清潔能源,調整能源結構,屬于“治本”。治標是戰術性的短期應急,治本是戰略性的長久根除。治標易,治本難。

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資源,本質上是曆經上億年的複雜而漫長的物理化學地質作用將太陽能通過煤、石油、天然氣的形式固化在地球上,這個理化環境已經不複存在。據美國地質局估計,世界煤炭總可采儲量大約爲8475億噸。按當前的消費水平,最多也只能維持200年左右的時間。世界天然氣儲量大約爲177萬億立方米。如果年開采量維持在2.3萬億立方米,則天然氣將在80年內枯竭。就我國而言,化石類能源探明儲量約7500億噸標准煤,總量較大,但人均能源擁有量卻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氣人均剩余可采儲量,分別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我國煤炭儲量相對豐富,但從中長期來看,能被有效開發利用的煤炭資源量明顯不足。

化石能源的短缺問題,對于人類來說至少還有一百年左右的時間去應付,可是化石能源引起的溫室氣體排放、環境汙染、生態惡化問題,已經迫在眉睫,無法回避。工業化近200年來,燃燒煤炭、石油、天然氣推動了人類的工業化進程,同時向地球大氣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阻止了太陽的熱量從地球上散去,導致溫度災難性的轉變,繼而造成對地球生態的毀滅性打擊。

面對化石能源的逐漸枯竭和人類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在全世界範圍內,人們都逐漸認識到能源供應方面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逐漸改變能源消費結構,從傳統的化石能源逐漸轉向可再生能源。

我們面前只有一條路: 改變能源消費結構,逐漸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工業經濟中的比例,最終擺脫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在可再生能源中,太陽能光伏提供了獨特的優勢和機遇。太陽能是至今爲止地球上可用的最大能量來源,它提供了其他可再生能源不能提供的好處。太陽能電池給人類創造了一種越過一級和二級能源,直接向地球上一切能量的總源泉-太陽,索取能量的捷徑:光能直接轉化爲電能。縱觀各種能源形式:化石能源資源有限,不可再生,排放溫室氣體;水電、風電受制于地理和季節,還有連帶的不可避免的生態環境影響;核電有核泄露和核汙染的危險。毫無疑問,太陽能光發電(光伏)是我們人類迄今發現的最理想的能源生產形式:可再生、無限量、無汙染、觸手可及。人類有什麽理由可以去忽略甚至拒絕它呢?

以光伏爲代表的中國新能源產業在國際舞台上擁有舉足輕重的話語權。光伏產業是我國爲數不多的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光伏電池產量占全球市場份額的70%,晶體矽光伏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0%,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已經形成了包括矽材料、光伏電池、逆變器等較爲完整的制造體系。

上一篇:今年中國有望超越德國 躍居全球光伏應用第一大國
下一篇:國務院:重點扶持光伏骨幹企業 加大財稅政策支持
打印本頁 | 關閉窗口
首頁 | 關于我們官网 | 当前產品展示 | 及时新聞資訊 | 人才招聘 | 訪客留言 | 聯系我們公司
版權所有©青海祥光太陽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制作與維護:星河網頁制作  企業郵箱  京ICP證000000號 
地址:青海省西甯市北川工業園區166-32號(甯張公路21公裏處) 
   電話:0971-2811118    傳真: 0971-2828338    熱線: 400-0971-008      聯系人:武先生 13997066869
友情链接:常州恩其希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 福大自动化 | 楼梯扶手 | 四水八硼酸钠 | 植物雕塑艺术 | 超声波振动筛 | 轴流离心混流风机 | 立式砂磨机 | 燃气导热油炉 | 电镀加工业务